运动季节如何预防膝踝损伤
夏季是运动的高峰期,尤其是青少年在球场上活跃的频率大增。虽然热爱运动是好事,但在享受运动的同时,做好膝踝损伤的预防至关重要。作为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主治医师,我最近接诊了许多由于运动导致的损伤患者,其中膝踝损伤尤为常见。
运动损伤的常见误区
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,我注意到许多家长和孩子对膝踝损伤存在误解。例如,一些人认为“小伤不用管,忍忍就过去了”。然而,我曾遇到过一例患者,初次扭伤后依然坚持打球,最终演变成习惯性扭伤,不得不进行手术修复。
另外,有人持有“受伤后就得绝对静养”的观点,过度的静养实际上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,从而延长康复周期。此外,还有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认为“没疼了就好了”,这往往导致患者在未恢复力量和稳定性前贸然重返运动,造成再次受伤。
自我检查膝踝状态
为了帮助患者及时发现膝踝的隐患,我通常会教他们一套简单的三步自查方法:
- 静态观察:查看脚踝是否对称,有无肿胀和瘀青,站立时膝盖是否平行。
- 动态测试:缓慢进行脚踝的活动,如勾脚、转动,坐着弯曲膝盖,感受是否有异常
- 按压检查:轻轻按压脚踝、膝盖周围,若有刺痛或硬块,可能是韧带或肌腱受损的信号。
运动前后的护理
在日常生活中,膝踝的护理尤为重要。在运动前,务必做好热身,花5-10分钟进行动态拉伸,并选择合适的运动鞋。对于运动后出现的急性损伤,应遵循“RICE原则”(休息、冰敷、压迫和抬高),以减轻损伤程度。
在康复期间,要注重“平衡与力量”的训练。例如,可以通过单脚站立或用脚趾抓毛巾来增强脚踝的稳定性,而针对膝盖无力的情况,可以靠墙静蹲和直腿抬高,但要避免一开始就进行负重动作。同时,不要过度依赖护具。长期的膝踝护养应该给关节“减负”,保持健康体重,久坐的朋友每小时站起活动,穿高跟鞋时高度不宜超过3厘米。
结语
关注膝踝健康,保护运动能力。借助AG贵宾会为您提供的专业意见和服务,让我们在运动中享受健康的乐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