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暑时节健康养生指南
大暑,作为夏季最后一个节气,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。在此阶段,高温与雷暴、台风频繁交替,容易导致人体受到暑湿之邪的侵袭,从而引发中暑、心脑血管疾病和胃肠道不适等问题。为此,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特别提醒,掌握科学健康的养生方法,将是顺利度过这一时期的关键。
饮食调养:清热祛湿,益气养阴
大暑时节,人体的消化功能普遍减弱,因此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建议多摄入新鲜蔬果和易消化的食物。绿豆、冬瓜和荷叶等食材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,可以煮成绿豆汤、冬瓜排骨汤或荷叶粥,既可补充水分,又能消暑。此外,适量食用苦味食物如苦瓜和苦菊,具有清热降火、开胃消食的作用,但脾胃虚寒者应适量减少食用。同时,在大暑易“无病三分虚”的情况下,适当食用鸭肉、鱼肉等平性肉类及豆制品,以补充蛋白质,并常吃太子参、石斛等食材,增强体质,使其更适应气候变化。
起居有常:避暑防湿,规律作息
在大暑期间,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,外出时务必做好防晒,例如佩戴遮阳帽和涂抹防晒霜。室内要保持通风,适可以使用空调、电风扇等降温设备,但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,以免引起感冒。在睡眠方面,建议遵循“晚睡早起”的原则,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,同时中午可适量午休30分钟以恢复体力。睡前用温水泡脚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,提高睡眠质量。
运动适度:低强度运动,避免大汗
在大暑时节,运动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,相对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,建议进行散步、慢跑和太极拳等低强度的运动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过度出汗。运动后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,切记不要立即洗冷水澡或直吹空调,以免引发感冒。
情志调摄:平心静气,疏解压力
大暑的炎热天气容易让人心情烦躁,可能出现“情绪中暑”。可通过听音乐、冥想和瑜伽来调养心神,保持情绪平和。同时,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,学会宽容理解,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。